水利技术监督

标准化与质量监督

  • 水利建设工程“行政+技术”六项机制安全监督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廖文来;吴润康;张艺良;付传雄;杜承霖;

    为促进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的有效实施,文章聚焦水利建设工程安全监督领域,基于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深入阐述在“行政+技术”驻场安全监督模式下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的创新与实践做法,剖析挑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构建了六项机制安全监督工作框架。实践表明,该驻场模式能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确保六项机制落地见效,可为其他水利工程安全监督六项机制建设提供可借鉴范例与实践指导。

    2025年09期 No.215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水利标准英文版翻译审核的实践与思考

    李晨希;李江华;

    高质量的标准英文版是中国企业在海外传递技术理念、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文章结合标准翻译与审核的实践经验,从语法正确性、语义准确和完整性、表达地道性、逻辑合理性4个方面列举了水利标准初译稿中常见的问题及修正方法。研究认为标准编写者、译者、读者之间无法达到同步理解是导致许多翻译问题的原因之一,提出将标准编写和翻译过程合并、以普通读者为中心的建议,以提高标准的可读性、易用性和传播效能。

    2025年09期 No.215 5-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

    王军;邬旭东;

    文章目标是针对工程质量评价问题,通过建立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和维护各个阶段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评价管理。在此基础上,将评价方法用于河南省某水环境治理工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水环境治理工程质量综合评价接近良好水平,从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来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的评价等级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对于未来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5年09期 No.215 9-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基于问题比对分析的导向性质量体系可靠性量化评价模型

    李伟康;吴润康;杜承霖;周国梁;廖文来;

    为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找出工程建设质量薄弱点,解决工程质量体系可靠性评价问题,文章对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构建综合了符合性分析、量化预警指标、可靠性分值修正、质量事故概率换算等方法的量化评价模型,将建设工程质量可靠性转化成质量事故概率进行评价。通过量化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分析,可以直观看出工程质量体系建立、体系运行、实体质量、质量履职能力等需改进的不足,并得出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概率,为不断提升工程质量,防止质量事故发生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检验检测

  • 无为大堤变形观测分析与探讨

    袁社云;陈翔;

    为确保无为大堤保护区内防洪安全,对无为大堤进行动态变形监测。通过使用水准仪等技术手段,对监测点进行了多次垂直位移观测,保证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观测结果显示,各断面观测点存在轻微的抬升或沉降现象,但变化量均在允许范围内。实践证明,有效的动态观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为堤防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并为后续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5年09期 No.215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深部富水区探测中的应用

    孙立公;

    文章旨在通过对某工程勘察现场的实际案例分析,探讨水工环地质技术及可控源大地电磁法(CSAMT)在深部富水区勘察音频中的应用。通过设计多条剖面测线及布设精密测量装置,对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及电阻率特性进行分析,推断富水部位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SAMT法能够准确推断出该区域的断层走向、倾角和富水位置,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有效的防治水参考,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水参考,同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9期 No.215 23-2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堤防渗漏抢险探测中的应用

    黄斐;邱峰;邹晨阳;胡松涛;申斌;蔡园秋;李佳豪;

    当处于汛期高水位时,土质堤防土体含水量增加,在高渗透压力下,坝体易产生渗漏、管涌乃至决口等险情。因此需要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对处于汛期持续高水位下的土质堤防进行快速隐患探测,以及时排查渗漏等险情可能出现的位置及评估隐患风险。文章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永修县郭东圩背水面已存在渗漏险情的区域进行探查,探明了堤防渗漏点位置及大致埋深。探测结果与已知渗漏点位置相符,同时也探测出了未外显的隐患信息,为在险情发生前或初期对隐患及时进行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5年09期 No.215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曹敏;林秀松;

    为科学评估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提出基于多种无损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检测方案。通过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定混凝土强度,采用超声波检测法和冲击回波法探测内部缺陷,运用超声法和声发射法检测裂缝,利用电磁感应法和地质雷达法探查钢筋分布。检测结果表明,该工程混凝土平均强度为31.5~32.8MPa,变异系数0.09~0.11,强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水位变化区存在深度150~300mm的横向裂缝,局部施工缝处有蜂窝、孔洞等缺陷。

    2025年09期 No.215 30-3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的在线渗漏监测技术探究

    葛泽华;

    针对输水管道出现的泄漏和爆管问题,如何快速、精准地对事故进行定位成为长距离供水工程研究的重点。输水管道在线渗漏监测技术有分布式光纤声波监测法、光纤水听器监测法及高频压力传感器监测法。通过某配水工程应用案例,将3种监测技术构建成1套实时在线渗漏监测系统。应用结果显示,该系统可在2min内实现对爆管事件的监测定位、12min内实现对渗漏事件的监测定位,对于长距离输水工程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2025年09期 No.215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信息化

  • 3DE平台三维地质建模中前端数据输入接口的应用研究

    张必勇;侯炳绅;徐俊;

    CATIA软件(已集成到3DE平台)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地质数据的复杂性,建模人员需要从点云、地质点、钻孔数据等原始数据,以及平面图、剖面图等AutoCAD格式数据中导入数据,其来源多样,操作过程复杂。为了整合所有数据输入,提高效率和精度,对上述格式进行了归类;通过研究找到与上述格式均能进行通信的方法,即利用C#语言开发3DE的接口软件,从而简化了数据导入的流程,极大提高了建模的工作效率。

    2025年09期 No.215 39-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在强化河道生态管理中的应用

    孙颢一;

    为解决辽宁省河流生态封育区监管效率低、监管手段落后、人工巡查费时费力等问题,研究利用遥感动态监测技术,通过建立U-Net网络深度学习模型,实现自动提取封育区内耕地、林地等地物信息,并对不同时期、同一地块的地物变化进行比对。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及时发现复耕、林地砍伐等违规行为,继而解决了传统人工巡查效率低、盲区多的问题,为生态封育区管理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撑,助力“绿水青山”生态理念的实践。

    2025年09期 No.215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水利水电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饶乙宸;

    为助力水利行业人员高效辨识危险源并开展风险评价,文章使用WXML、WXSS、JavaScript汇编语言及云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款水利水电工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专用小程序。该小程序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理论为依据,采用直接判定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及风险矩阵法,对用户输入的危险源信息进行记录并进行风险分级,实现了危险源自动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目的,对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9期 No.215 50-5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突出“测控监管”数字化功能的样点灌区应用

    郑秀倩;陆一奇;卢凯;陈敏芬;

    为提升农业节约用水水平,促进开展数字化灌区的建设和应用,推动新阶段智慧水利发展,文章从立体感知体系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支撑保障体系设计等方面开展了“测控监管”数字化设计,并结合杭州市灌区特点,选择在建德市高田畈灌区进行应用。结果表明,数字化功能样点灌区的建设,可为灌区管理的精准化、自动化提供有力支撑,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节水、农民增收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9期 No.215 54-5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水资源配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陈桥忠;

    无人低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对工程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阳江水资源配置工程为案例,在初步设计阶段布设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工作。在对测量工作进行像控点布测和基站布设后,制定飞行航摄计划,对航飞执行情况进行结果分析,并对正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测量成果将用于本工程输水线路的方案比选及水工建筑物的布置、施工营造布置、工程量计算及征地拆迁等。为类似的水利工程低空航空测绘提供经验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57-6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基于多尺度贝叶斯网络的遥感图像水体区域信息提取研究

    许鸣欢;王晶晶;陆雨杰;曹伟杰;

    为提高遥感图像水体区域提取的准确性,解决简单阈值分割方法在处理复杂背景时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多尺度贝叶斯网络的信息提取方法,采用对称交叉相乘与欧几里得距离量化,结合多尺度差异计算和Eca注意力机制,捕捉遥感图像多尺度特征。运用全局联合树推理及贝叶斯概率融合,实现水体区域精确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取精度和混淆矩阵评价上优于对比方法,为遥感图像水体区域提取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

    2025年09期 No.215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基于照片建模三维点云的围岩智能判识研究

    王志敏;刘丹;邵飞;

    为了提高隧洞围岩识别的效率与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照片建模三维点云的围岩智能判识方法。通过采集围岩表面的多张高分辨率照片,精细化创建三维点云分析模型,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围岩表面三维点云数据的快速生成和围岩地质信息的智能分析与精确判别,并在实际抽蓄工程隧洞开挖项目中进行了应用,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该方法是隧洞工程围岩识别生产手段的革新,具备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025年09期 No.215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智慧水务下的农村供水分区规划提质改造实践

    麦凯迪;

    由于高要区农村供水工程当前存在建设年代较早,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低等难题,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以高要区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提质改造工程“智慧化”改造为研究背景,旨在搭建农村集中供水智慧水务系统,提出供水的管理运行模式、信息化平台搭建、智慧水表改造和数字化服务建设的改造方案。工程建设后能解决当地高效供水问题,为类似农村地区供水智慧化改造解决方案提供了依据。

    2025年09期 No.215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建设与管理

  • 汾河流域城市化进程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研究

    席爱平;

    在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背景下,研究构建了汾河流域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和水资源韧性评价方法,分析2010—2020年两大系统的时空演变特征与互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发展呈现由增长连接向弱脱钩转变趋势,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态势,由中度失调向初级协调转变;水资源系统韧性整体由脆弱型向稳定型演进,但各市发展阶段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可为推动资源型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09期 No.215 74-7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电灌站长效运行机制研究

    张新山;秦夫锋;秦安迪;孙成玲;马越秀;

    为探寻建立电灌站长效运行机制,文章以近年来莒南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25座电灌站为研究对象,调查运行情况,筛选可行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分析其财务生存能力和外部生存环境。结果显示,承包管理是目前国情下电灌站管理的可行模式,具有财务生存能力,农民具有支付意愿和水价承受能力,可以不依赖村集体的财务支持,发挥应有的灌溉效益。为小型灌溉工程,尤其是电灌站长效运行模式提供了范例,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025年09期 No.215 78-8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贵州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思路

    方小宇;伯彦萍;张洋;朱伯文;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农村供水工程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破解贵州农村供水标准化建设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农村供水现状,对照标准找出差距,建议从推行农村规模化供水、加强设施设备维护、注重人员管理和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全方位加强建后管护等方面,采取措施,提质增效。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提升贵州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25年09期 No.215 82-8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瓦石峡水库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

    李大宏;范晏岗;

    水库工程施工现场质量不仅影响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还关乎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水库工程建设中,应加强对水库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采取科学的管理策略,实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文章结合作者自身实践,以瓦石峡水库工程为例,针对建设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弱、监理方法单一、材料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与建议,以期保障水库发挥其应有效益,为类似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85-86+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新设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徐海洋;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灵魂,新设立企业由于业务快速发展,会面临安全体系和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文章结合历年来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形成的好经验和做法,立足发展实际,分析了新设立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和环境因素,探索了新设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提出了“理念+制度+行为+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路径。研究成果可为新设立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87-8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巴家咀水库坝体质量评价及裂缝成因分析

    邢志龙;

    巴家咀水库运行至今60余a,期间经过3次加高扩建,后期对坝体进行了数次灌浆处理,至今仍存在裂缝和浸润线异常问题,影响坝体稳定性。为查明坝体质量和裂缝发育情况,采用探槽、钻孔电视、物探及取样试验等多种手段,精准定位坝体浸润线异常和渗漏异常的病因,查明了坝体填筑质量和裂缝宽度、延伸深度、分布规律,并分析了裂缝成因,为设计提供了有效依据,以确保大坝整体稳定性。

    2025年09期 No.215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上海大学水美校园建设思路探讨

    吴嬿;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水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水美校园的必要性和意义。通过比较国内外校园水系建设的案例,梳理出水美校园建设的理念与目标,即“低碳、绿色、自然、生态、文化”,并提出了水美校园建设的关键路径,包括“确定范围、找准问题、锚定目标、提出方案、长效养护、评估成效”。研究结果为其他高校水美校园建设提供了可推广的实施路径。

    2025年09期 No.215 95-97+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区域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与审查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张琳琳;宫亚光;

    为积极探索区域水影响评价工作方向,提升区域水影响评价工作效率,文章基于北京市区域水影响评价审查的背景、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针对审查时限及审查流程不透明、审查效率不高、编制单位水平参差不齐及监管不足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流程、加强培训、统一审查标准、运用信息化手段监管等措施提高审查效率,以推动北京市区域水影响评价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9期 No.215 98-100+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北京市城市核心区滨水空间开放综合治理的思路与举措

    赵玉萍;

    滨水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打造洁净、安全、生态、优美、宜人的滨水开放空间成为当前水利建设的重要目标。文章以北京市西南二环水系滨水空间开放提升工程为例进行研究,针对北京市城市核心区滨水空间治理现状和问题,探讨其治理的思路和举措。经治理实现水清、岸绿、路通、灯亮、景美滨水开放空间,并在智慧水务建设、海绵城市、河长制、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提出优化提升建议,旨在为其他城市滨水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2025年09期 No.215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低水头堰坝景观化设计要点探析

    许家龙;许思平;黄龙燕;赵牮珅;李扬;张玉来;张婕;

    堰坝作为河流中常见雍水建筑物,对河流景观、地区环境风貌影响较大。文章通过景观化视角从堰坝功能、造型、环境、文化等多个维度展开解析,融合建筑美学、环境心理学、材料学、生态学以及风水学等多个学科,总结提炼设计要点及原则,以期由传统、单一的蓄水水利功能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景观、水经济、水文化等多元复合功能转化;进而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匠心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创造以及在地性的文化发掘助力水利工程设计,为新时期幸福河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及思路。

    2025年09期 No.215 106-109+13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平均值在控制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质量中的应用

    任进阳;

    为了能够提高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水平,加强判定混凝土抗压强度质量标准的能力。文章通过分析混凝土抗压强度保证率、概率度系数及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提出利用平均值的简便形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质量进行判定分析,并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际出发,引出案例,对该公式进一步应用,确保该公式的合理性。文章对从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质量监督人员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混凝土试件质量评定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计算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9期 No.215 110-11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水利投融资改革背景下项目资金来源与投融资模式探讨

    王恺霖;廖伊;

    水利工程具有“战略性、经营性、公益性”等特点,水利项目如何有效地获取资金,如何有效保障项目收益与融资平衡,成为了水利项目有效推进的关键。文章对水利项目资金来源渠道进行了梳理,厘清了各类资金渠道的支持力度与支持方向,同时结合实际案例,从“盘活水务资源”和“EOD”等角度,对水利项目创新投融资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旨在为水利投融资改革背景下水利项目的投资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新形势下线性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规划设计重难点探究

    王鹏祥;

    为顺应新时期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适应新阶段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需要,面对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逐渐从面状向线状转变的现状,文章结合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工作实际,从线性水利工程征地移民的特点、新形势下线性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的重、难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指出新形势下线性水利工程在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上的特殊性,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与建议,为后续线性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杨湾桥水库大坝安全评价防洪能力复核分析

    龙贵;

    防洪能力复核是大坝安全评价的关键内容,对保障水库防洪度汛和运行安全尤为重要。针对杨湾桥水库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现状,基于邻近威宁县气象站实测降雨数据,采用暴雨洪水法对坝址处设计洪水进行计算,并结合水库调洪特征水位数据,对水库防洪能力进行论证复核。结果表明,水库防洪能力满足规范要求,大坝防洪安全性评为B级。研究成果可为杨湾桥水库安全防洪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为山区水库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120-12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黄河水量调度预案编制系统设计

    段志鹏;谢飞;赵亚威;朱晓峰;柴小军;张世伟;

    基于黄河水量调度年、月、旬、实时预案编制工作流程,设计了黄河水量调度预案编制系统框架。该系统主要由数据库、模型库和功能模块3部分构成,详细论述了数据库的数据分类,模型库的模型组成、模型原理、模型功能、计算流程,以及功能模块的设计原理,对数字孪生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配业务应用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25年09期 No.215 123-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昆山市现代水网建设研究

    裘晓蕊;刘鹏;吴心艺;韩雪雯;

    文章深入分析昆山水网基础和特点,结合形势要求剖析昆山水网主要问题,对昆山市现代水网总体布局和主要建设任务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横十六纵、三片数千河、百圩双湖群”的现代水网总体布局,围绕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配置与保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网现代化与智慧化管理等,明确“筑牢防洪治涝安全根基、强化水资源支撑与保障、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加快水网智慧升级赋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五项建设任务,是未来一段时期昆山市现代水网建设的战略安排,是全面推进昆山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为平原河网地区现代水网建设提供借鉴思路。

    2025年09期 No.215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公明水库一体化运营管养运维研究

    吴科萌;

    公明水库历史管养维护中存在协调难度大,智慧技术应用水平低、调度缺乏科学性的困境。分析水库前期管养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运行管理改革、智能技术应用和科学决策创新3种解决路径,建立创新管养机制、一体化管理运行体系。辅以PS-InSAR卫星监测、无人机巡查和隧洞激光检测的智能信息化管理手段,推动水库运行管理一体化建设,实现水库标准化、信息化和智慧化同步提升。

    2025年09期 No.215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8S管理融入引江济淮第二梯级泵站维护实践研究

    陈柏;薛萍萍;韩斐;

    泵站工程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泵站维护与泵站防洪排涝、引水灌溉等功能发挥直接相关。文章基于引江济淮第二梯级泵站维护存在的问题,运用8S管理理论,提出修订完善维修养护制度、落实定期维修养护计划、更新维修养护技术措施等解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8S管理理论不仅能提升泵站维护管理效率,还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为泵站运行维护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09期 No.215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理论研究

  • 水闸底板弹性地基梁三种地基模型理论算法及程序编制与验证

    尚未;

    文章针对水闸底板结构设计中弹性地基梁计算的核心问题,系统研究了文克尔假定、半无限弹性体及有限深压缩层3种地基模型的理论算法,开发了集成化计算机程序。通过3种模型的基本方程及边界控制条件,总结了链杆法数值求解的基本理论,采用C++语言实现了参数化建模、地基反力矩阵求解及内力可视化输出。结合《水闸》及有关教材中的工程案例,验证了程序在复杂边界条件下的计算精度与效率。研究成果为水闸底板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现代化的设计手段。

    2025年09期 No.215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潮动力与区域地面高程结合的特征水位确定方法研究

    卢南群;

    研究针对石榴岗河流域设防水位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系统性探索。通过分析潮汐、风暴潮等潮动力因素与区域地面高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1种基于潮动力与地面高程结合的设防水位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水位波动特征。研究成果为沿海及低洼地区的防洪排涝和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区域灾害管理与基础设施优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2025年09期 No.215 142-144+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诱鱼明渠不对称大扩散角水动力特性研究

    王少波;

    明渠扩散段易发生流动分离及主流随机摆动现象,对诱鱼明渠易产生诱鱼效果较差的不利影响。某梯级电站诱鱼明渠呈典型不对称大扩散角特征,一岸扩散角达45°,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流态等展开计算。讨论发现主流线弯曲程度、高紊动区域大小随扩散角的增大而增加,影响明渠的诱鱼效果。建议在诱鱼明渠扩散段设计时,扩散角不易超过30°,以降低不利流态影响,提高诱鱼成功率。

    2025年09期 No.215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不同降水条件下沙棘灌丛对水土流失影响试验

    田金凤;

    沙棘作为辽西地区兼具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的树种,其水土保持效果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文章以阜新沙棘坡地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水土保持效应,并探究灌丛郁闭度与防护效益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沙棘灌丛区径流泥沙量与降雨因子呈显著幂函数关系,水沙动态对栽植年限敏感性较弱,郁闭度与水土保持效益呈正相关,当郁闭度阈值达到0.55时可实现优质防护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沙棘生态工程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9期 No.215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AHP-FCE的坎儿井对水美乡村建设贡献分析评价研究

    徐伟伟;

    了解坎儿井在水美乡村建设中的满意度情况。文章以吐鲁番市2条有水坎儿井为例,基于202份调查问卷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CE)、重要性-满意程度(IPA)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水资源供给在坎儿井对水美乡村建设贡献中权重最高为0.214;(2)2条坎儿井模糊综合评分值为4.41,位于“非常满意”与“较满意”之间;(3)IPA分析得出不同指标在整体及各坎儿井的不同区域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有助于实现坎儿井在水美乡村建设中的效益最大化与长远持续性。

    2025年09期 No.215 153-158+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装配式桥墩防冲刷装置对串列桥墩防护效果试验研究

    王炎;封林启;楼欧阳;廖榕俊;

    串列桥墩布置显著增加了水流环境的复杂性,导致河床冲刷问题加剧,对桥梁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文章提出了1种适用于串列桥墩的装配式冲刷防护装置。为研究该装置在复杂流场环境下的冲刷防护效果,对不同桥墩数量(单墩至四墩)串列桥墩开展试验水槽试验,对比安装防护装置前后的冲坑情况,并对墩周冲坑深度及水流流速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桥墩数量的增加,防护装置能够显著降低冲刷深度,同时防护装置在不同桥墩数量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冲刷防护效果,最大减冲率可达28.90%;安装装置后,墩周水流流速显著下降,特别是钩环部分对水流流向的偏转作用明显,有效减缓了水流对河床的冲击。文章的研究成果为串列桥墩冲刷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09期 No.215 159-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的水库围坝渗流特征研究

    吴楠;李靖;马洪志;张雷;单子潮;

    渗流分析作为水利工程领域的核心工具,对于确保水库工程的安全性和实现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青岛管理水库围坝工程为研究对象,旨在评估不同水位条件下围坝的渗流风险。为此,采用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并分析了在不同水位下围坝孔压和饱和度的分布特征。研究过程中,详细考察了高水位对坝体内部渗流行为的影响,特别关注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及饱和区的扩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水位条件下,围坝坝体内部的饱和区域显著扩展,导致坝体抗剪强度下降;同时,下游坡脚区域出现局部饱和,增加了发生滑坡或渗漏破坏的风险。这些发现表明,高水位条件下围坝的关键区域需加强监测和维护,以预防潜在的工程灾害。文章的研究为水库围坝的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2025年09期 No.215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滨海典型城市缺水紧张程度研判

    宋娟;余方顺;胡剑;童碧云;汪博;邵雪杰;

    为科学研判滨海典型城市缺水紧张程度,指导特殊时期供水水源调度管理工作。文章立足于沿海地区大部分城市供水水源已具备水位-库容实时在线监测功能,利用建立的当前库容-城市干旱缺水率的评价模型,科学率定出了基于城市供水水源的逐月供水紧张程度等级划分趋势线并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趋势线可以较为准确地对城市缺水紧张程度进行识别研判,并指导地区结合城市供水水源动态蓄水状况,提前做好防旱抗旱准备工作。

    2025年09期 No.215 170-174+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近岸海域生态修复措施研究与探讨

    席鹏;崔佳;葛士磊;

    为了解决因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洋生态问题,文章以宁海三门湾为例,通过采取潮沟疏浚、退养还海、互花米草清理、选育滩涂植物等创新修复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宁海三门湾的海洋生态系统质量,提升了海洋生态系统功能。本研究不仅成功修复了受损海洋环境,还为类似问题的探索提供了参考,对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9期 No.215 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淤地坝淤积厚度对宽顶堰流量系数的影响研究

    薛建清;

    淤地坝长期运行过程中整坝淤积高程会逐渐升高,当淤积厚度累积到一定高程时,因堰流水力特性发生变化而造成安全隐患。文章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宽顶堰在不同淤积厚度和流量条件下对堰流水力特性与流量系数影响,得出淤积厚度与水位、流量、坝上水头的变量关系,并发现淤积厚度对堰流水力特性有重要影响。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除险加固提供依据。

    2025年09期 No.215 179-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冻融循环及含水率对水库岸坡土体的力学性能影响

    付文亮;平丹艳;

    为研究水库土质岸坡在冻融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文章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水库岸坡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有效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样经过冻融循环后,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特性逐渐减弱,土体有效黏聚力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指数下降,有效内摩擦角变化不明显。

    2025年09期 No.215 184-18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岩质边坡设计和敏感性分析

    杜昱辰;王嘉梁;王全;

    为高效快捷的探究岩质边坡敏感性,确定安全最大坡高,实现目标可靠性指标,探寻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文章开发了基于蒙特卡洛模拟(MCS)的概率方法,利用单次MCS运行不同指标实现多设计规范,探索岩石特性与边坡条件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对岩质边坡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设计分析中应充分考虑。本研究为岩质边坡设计提供新思路,能轻松将影响因素纳入设计,提升设计科学性与可靠性。

    2025年09期 No.215 188-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格宾石笼钢丝编织前后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汤彦明;吴双;马洪山;臧志刚;

    格宾石笼作为重要土木工程材料,应用于河道治理与护岸工程、边坡防护与加固、防洪工程等多个领域。然而,当前国内外研究多聚焦于未编织钢丝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忽视编织过程对其性能的影响。文章进行钢丝拉伸前后性能对比试验,总结出钢丝直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镀层质量和镀层中铝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填补了相关空白,为格宾石笼工程原材料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全面、更贴合实际的依据。

    2025年09期 No.215 19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水库坝体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加固效果模拟分析

    于阳;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治理土石坝水库渗漏问题中,是较为理想的防渗处理技术。文章结合水库防渗加固工程,制定了刚性混凝土方案和不同弹模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方案,利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数值法建立分析模型。结果表明:2种方案均提高了坝体稳定性,使坝体塑性区不断缩小,也较大提高了坝体的防渗水平;但塑性混凝土墙体与土体的变形协调能力高于刚性混凝土,能比较好地适应坝体变形。模拟结果对混凝土防渗墙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5年09期 No.215 199-20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预测研究

    钟荣军;叶凤艳;

    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及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章以嵩明县为研究对象,采用CRITIC-熵权组合赋权和TOPSIS模型对嵩明县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使用障碍度模型筛选出8个主要障碍因素,提出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的相关策略。结果表明:2015—2020年嵩明县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下降的趋势,通过采取节水优先、外调水补充和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等措施后,至2035年,嵩明县的水资源承载力较基准年有较大增幅,有效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嵩明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混凝土空腹重力坝裂缝扩展仿真研究

    徐玉良;黄力;张宇;

    为探究混凝土空腹重力坝裂缝扩展机制,文章采用扩展有限元法结合水容重超载法,对坝趾处存在初始裂缝的某中型混凝土空腹重力坝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超载系数增大时,坝趾及空腹底板均承受较大拉应力,裂缝尖端出现应力集中;坝体顺水流向位移增大,最大值位于坝踵;裂缝扩展长度初始发展极快,后续增速放缓并稳定在3.1m附近。研究深化了对混凝土空腹重力坝裂缝扩展机制的认识,为裂缝评估与安全管理提供了相关依据。

    2025年09期 No.215 206-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清水河隧洞安全评估计算与分析

    顾冬冬;简威;

    供水隧洞的安全评估主要包括对隧洞的过流能力及衬砌强度复核等,通过对水工隧洞进行水力计算、围岩三维应力分析可得出现状隧洞实际过流能力及围岩安全等级并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评估计算结果有助于判断现状隧洞是否符合原设计要求,是否需要进行相应修复或加固工程。本次研究拟结合东江水源工程清水河隧洞现场安全检查及实际运营情况,按照原设计工况对隧洞进行了水力和结构复核计算,计算结果得出隧洞水力复核评为A级,结构安全复核评为A级。

    2025年09期 No.215 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不同几何形貌参数下岩石单裂隙渗流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田野;钟伦伟;

    为探明不同几何形貌参数对岩石裂隙渗流特性的影响,文章采用Brown提出的数学模型构建了不同形貌特征三维自仿射裂隙面,并使用COMSOL软件对其进行渗流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裂隙渗透率随裂隙开度增加而增大,随分形维数和不匹配长度增加而减小,且渗透率主要受裂隙开度和分形维数控制,不匹配长度影响较小;而裂隙渗流的非线性则随分形维数和不匹配长度的增加而增强,随开度的增加而减弱。研究结果为岩石裂隙渗流特性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9期 No.215 215-219+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土壤水分养分在不同退耕还林措施下影响分析

    许磊;

    基于野外观测试验数据,对辽西水土流失治理区实施的封山育林、林草复合系统(刺槐-苜蓿)、刺槐-沙棘混交林、刺槐纯林4种典型生态恢复模式的土壤水肥效应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封山育林模式在土壤水分保持与养分改良方面表现最优,其水土流失控制效能显著,相较之下刺槐纯林模式改良效果最弱且存在较高流失风险。与未治理荒地相比,各模式土壤含水率增幅分别达到14.25%(封山育林)、7.35%(林草复合)、2.84%(刺槐-沙棘混交)和1.15%(刺槐纯林)。在有机质提升方面,封山育林较纯林模式提高24.51%,全氮含量提升24.35%;林草复合系统则分别实现23.88%和35.47%的增益。研究证实封山育林可作为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的首选技术方案。

    2025年09期 No.215 220-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吐鲁番市用水效率及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王友年;

    为分析吐鲁番市用水结构、用水效率及水资源承载能力,文章引入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水资源负载系数等对研究区现状水资源开发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近年来总用水量在逐年减少,除工业用水外,各行业用水相对合理;近年来全市用水效率和效益均稳步提高,但与西北干旱区部分省份相比用水水平还有待提升;近年全市水资源总体处于超载状态;未来研究区应加大效率管控,进一步提高全市用水效率及效益,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加大水资源优化配置。该结论可为吐鲁番市各区县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2025年09期 No.215 226-230+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刚性斑块植被对明渠流结构调整研究

    顾中明;郭容靖;吴青见;阳雯;

    刚性斑块植被是天然河道中常见的植被结构,对河道过流能力和行洪安全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在水槽内设置条形刚性玻璃圆柱体模拟河道中的刚性斑块植被群,并运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深入探究了刚性斑块植被对明渠均匀流流场的调整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刚性斑块植被能够对明渠流流场产生显著的调整效果,主要表现为对水流产生向上挤压剪切和圆柱绕流,造成河道壅水、垂线方向流速调整和水流迹线改变,降低明渠底部流速以及紊动强度。

    2025年09期 No.215 231-23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渭河下游河道演变与泥沙补给分析

    王宗良;

    为研究渭河下游泥沙淤积和发展趋势,为渭河顺利入黄和采沙清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渭河下游三门峡库区水沙特性和床沙组成,在分析渭河下游河道历史演变、近期演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实测淤积和输沙量,对渭河下游泥沙补给和存量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渭河下游淤积仍呈增长趋势,泥沙主要来源于支流泾河,截至2021年累计淤积泥沙11.20亿t,年平均补给量为580万t。研究成果为多泥沙河流泥沙研究提供了借鉴。

    2025年09期 No.215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汤坑水库工程粉质黏土不同应力破坏路径下侵蚀力学特征研究

    文双峰;

    为研究汤坑水库工程粉质黏土体不同应力路径下侵蚀影响特性,采用常规三轴(CTC)、等轴卸荷三轴(RTC)两种试验方法,开展了侵蚀作用下土体力学试验。研究表明,侵蚀溶液浓度对CTC路径下应力-应变曲线影响性高于RTC路径,围压是影响RTC路径下应变特征的主要因素。侵蚀时间愈长,两种应力路径下试样承载能力均愈弱,但RTC路径中强度削弱程度较为接近。文章对粉质黏土的加、卸荷应力路径破坏力学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239-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云理论的球墨铸铁管损伤风险研究

    司家旋;刘远哲;王春艳;张奇;

    为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对球墨铸铁管的影响,文章选取球墨铸铁管覆土深度和管侧土综合变形模量为球墨铸铁管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两项指标进行云分布检验,将云理论与蒙特卡洛法相结合,建立风险分析模型。以北三县供水工程(北京段)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球墨铸铁管的等级选定可靠度为3.9037,满足规定要求。研究成果可为优化管道设计、提高工程安全性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考虑水力梯度的双环入渗试验研究

    李世鹏;李顺群;王玉明;王志超;周燕;

    文章针对传统双环法忽视水力梯度导致的渗透系数误差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在双环装置中增加测压管,测量土层水头,准确计算水力梯度。试验设计了液面高度为50、60、70cm的3组试验,研究水力梯度对稳定入渗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水力梯度均大于1;液面高度越高,水力梯度越大;考虑水力梯度测得的渗透系数更接近实际值。研究解决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显著提升了渗透系数测定的准确性,为双环法测试改进提供了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249-250+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工程实践

  •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堤防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刘圣娟;

    为提高河道治理水平。文章基于某河道堤防治理工程,通过建立评估模型对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堤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生物抗冲毯植草护坡和现浇混凝土植草护坡技术能有效缓解岸坡冲刷,其中现浇混凝土植草护坡的效果最优,生物抗冲毯植草护坡次之。研究结果为生态护坡技术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湖南省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关键技术分析

    汪贵成;曹连山;黄伟;

    湖区垸堤对保障湖区安全至关重要。文章以湖南省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为例,分析存在的堤防隐患,提出多种处理措施,结果表明:部分堤顶高程未达标需加高;最高有螺高程线+0.5m以上至设计洪水位以上0.5m采用联锁式植草砖护坡,最高有螺高程线+0.5m以下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护坡;堤防软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和塑性薄壁混凝土防渗墙处理;顺直当冲段采用抛石抛脚型式,急弯当冲段采用钢丝网石笼护脚型式,垸堤加固为湖区安全度汛提供重要保障。

    2025年09期 No.215 255-258+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AHP法的干旱区城市河道蓄水闸型比选与应用

    郭青春;

    针对新疆图木舒克市夏可河枯水期严重断流、河床裸露导致生态脆弱与景观缺失的问题,研究依托夏可河综合治理工程,应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橡胶坝、钢坝闸、气盾坝及液压钢板坝4种拦河蓄水闸型进行科学比选。通过构建包含行洪蓄水能力、景观美观性、结构使用寿命和建造运行经济成本4项关键指标的评价体系,结合专家打分量化各方案表现,并利用AHP确定指标权重。分析结果表明,钢坝闸在此次评价比选指标方面综合优势显著,最终得分为3.41(满分4)。基于此,文章详细设计了适用于本工程的钢坝闸方案。研究成果为西北干旱区城市河道水生态修复与滨水景观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259-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深切河谷特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应力应变分析

    胡明;

    去学水电站坝址为深切割非对称陡峻河谷,心墙高度132.0m,最大坝高173.2m,为目前全球已建成坝高最高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因最大坝高超出现行技术规范150m的适用范围,且地势地质复杂,变形协调控制问题尤为突出。为保证坝体结构整体稳定,验证结构设计参数,文章采用数值仿真模拟计算,对坝体的应力应变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超150m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修筑的变形协调控制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25年09期 No.215 264-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供需平衡下的农灌区渠系建筑续配套节水改造实践

    冯伟添;

    农业水资源水供需平衡和规划对于农灌区至关重要,灌区运营期的节水改造是保持灌区高效灌溉的关键。针对安揭引韩灌区灌渠体系存在设计标准偏低,特别是揭阳市空港区东凤引韩灌区5.8万亩农田灌溉水量和水质无法保证的问题,文章在规划新建渠道从安揭干渠引水,并对研究区进行供需水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灌区渠道改造建设的科学方案,并论证了方案的合理性及项目建设管理要点。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灌区工程设计及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2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武汉市府澴河出口河段整治工程规模分析研究

    马全;刘昱;曾台衡;

    为了解决武汉市长江新城的防洪排涝问题,亟需对府澴河出口河段整治方案和工程规模进行研究。文章采用MIKE 21水动力模型对武汉市长江支流府澴河出口河段的洪水演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结合模拟得到的水面线成果,较为合理的确定了府澴河出口河段的防洪总体布局方案和工程规模。基于MIKE 21水动力模型模拟的水面线结果可以为武汉市长江支流府澴河出口河段整治方案和工程规模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09期 No.215 273-276+280+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湾区给排水工程中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邹荣德;

    为解决大湾区给排水工程中日益突出的污泥增长问题,文章分析了污泥产生的成因,采用厌氧消化、热解、高级氧化等核心技术,结合统筹给排水管网等资源化利用方式,探索解决污泥问题的方案。研究引入实际案例,采用低温干化、污泥堆肥,协同给排水系统优化的方法,实现了高效处理污泥的目的。研究成果为大湾区乃至全国提供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也为推动区域绿色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2025年09期 No.215 27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江东新区海堤防潮排涝工程措施

    韩科;

    文章以江东新区为例,针对防潮体系不完善、防潮能力低、部分工程破旧、生态景观差等问题,进行涝潮遭遇分析。根据工程堤线布置方位及周围环境信息确定堤防方案,设计合理的防潮堤工程断面型式,对已建海堤进行达标改造,提高江东新区的实际防洪潮排涝能力,达到规划防洪潮排涝标准。该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其生态景观功能,同时又不降低其物理保护能力,可有效防御风暴潮、抵御海浪侵蚀、防止水土流失,具有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

    2025年09期 No.215 281-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都市河流型碧道挡墙加固方式探析

    王欢欢;

    文章依托深圳某碧道建设工程,探讨项目区空间局促位置存在轻微危害(碳化、表面破损、裂缝等)、严重危害(砂浆不饱满、砌石有架空、挡墙墙身砌石松散等)的河道挡墙加固方式。针对碳化问题,采用优质涂料或高强砂浆处理;针对表面破损问题,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复;针对裂缝问题,采用环氧树脂浆液和聚合物水泥砂浆修复;针对严重危害挡墙,采用墙前贴面+墙后注浆+短锚杆加固。不同程度危害的挡墙经加固后,能有效消除危害。此研究成果为后续碧道水安全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285-288+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废黄河地涵改建施工期导流导航方案研究

    蒋健楠;陈伟;吴东伟;沈昊;李学德;

    废黄河地涵工程是通榆河与废黄河立交工程的组成部分,由于航道等级提升,需对废黄河地涵进行改建。改建采用干塘施工,涉及地涵施工期导流、导航问题。通过对施工期不同导航方案和导流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到在废黄河地涵上游开辟临时导流河、在下游开辟Ⅲ级临时导航河的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地涵施工期导流导航问题,减少了因地涵施工对周边的影响,为工程实施可行性提供了设计依据,同时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28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湿陷性黄土地区预制式排水检查井及管道一体化安装技术

    毛强伟;张宏波;孙祥;张东迎;刘驰;丁航;

    为了解决现阶段排水管网普遍出现的质量、进度、管理、成本等问题,在引汉济渭咸阳北塬城乡供水项目首次使用预制式排水检查井及管道一体化安装技术。该技术采取的措施包括:(1)预制检查井与管道连接部位采用“快速拼装模板灌浆技术”进行封堵;(2)预制检查井与垫层采用干拌水泥砂浆找平粘结工艺;(3)混凝土管道弧形基础采用“预制+现浇”组合施工工艺;(4)三角区回填采用中粗砂密实工艺。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提高了检查井及检查井与管道连接部位施工质量,降低项目施工成本,缩短建设工期。实现排水检查井及管道标准化设计、批量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在后期类似工程施工过程中具备大面积推广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2025年09期 No.215 294-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分子聚合物改良砂土河道岸坡生态防护效果研究

    王锐;

    砂土岸坡由于砂土黏粒含量少、结构松散、透水性强,在降雨、水流冲刷和地下水作用下容易形成坡面水土流失、冲蚀塌岸等问题,影响岸坡稳定性。而目前常用的网石笼护岸技术及生态混凝土护岸技术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成本高、防护效果差等问题。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有机类土体改良材料,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土体微观结构,提高力学特性,且不影响植被生长,生态效益显著。文章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对高分子聚合物生态防护岸坡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岸坡稳定性,且固化层保护促进植被长成以后,可以有效实现生态护坡的功能。研究对其他相似河道岸坡治理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2025年09期 No.215 299-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丘陵山区农村供水系统设计的探讨

    吴新楷;张易凯;许振中;王华;吕炎;方若舟;

    丘陵山区农村供水系统相较其他地区较为复杂,存在供水率低、水质保障程度不高、供水用户地形高差大等供水特点。以杭州市常绿镇供水工程为例,在水源与水处理、管网计算、加压模式、泵站设计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形成了独立可靠的水源至用户的完整供水系统。为同类型供水工程设计提供思路。

    2025年09期 No.215 304-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华南地区某水库富营养化研究

    刘小波;柳喜军;曾志平;李长妮;

    为了科学评价华南地区某水库营养状态,剖析藻类水华爆发机理,文章围绕库区2021年微囊藻水华事件进行研究,应用3种方法对水库的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解析了指标间的关系,应用多元回归对微囊藻与COD_(Mn)、Chl.a进行了线性拟合,对库区微囊藻水华的发生机理进行了较好的解释。结果表明,水利行业的富营养化指数EI警示性和适配性最好,建议库区参照EI进行库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在藻类水华防范方面,应控制磷污染源,注意上游集聚漂浮的藻团进入库区。

    2025年09期 No.215 308-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灌区工程生态护坡技术应用研究

    刘鹏;盛乔华;万可欣;罗敏强;吴盖;黎慧;

    针对我国灌区工程生态护坡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分类体系不完善与适用性评估不足问题。文章以某大型灌区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性技术分类与综合评价研究。根据形态特征将生态护坡技术体系划分为斜坡型、垂直型和复合型3大类,通过生态效果、抗冲刷性能、施工难度、耐久性、造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地形、自然环境以及人文条件对各类生态护坡技术进行适用性分析。通过工程实例验证,阐明不同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研究成果可为其它灌区工程生态化改造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31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某水库大坝堆积体边坡稳定分析与处理

    秦蕊;杨锐婷;王文杰;

    为评估某水库库内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文章运用GEOSLOPE软件对水库天然状态下和运行工况水库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边坡稳定性较好;运行工况下边坡存在安全隐患;采用“上部削坡减载+坡脚压重”的治理方案,处理后边坡稳定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319-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库区高水头导流洞进口半刚性围堰方案研究

    袁华;张斓奇;

    为提高库区导流围堰抗渗性、优化围堰体型,文章对常见导流围堰结构形式进行适用性分析和方案比选,提出在土石围堰中进行高喷灌浆和帷幕灌浆、围堰顶部置换混凝土子堰形成综合防渗体的半刚性围堰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不同水位条件下半刚性围堰稳定性和渗流量均满足规范要求,并对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总结。工程实践表明围堰结构稳定、止水防渗效果较好,为库区高水头条件下导流建筑安全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5年09期 No.215 323-326+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典型问题与建议

    王静茹;徐云乾;曾锦辉;

    为消除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需对其进行除险加固。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成果的质量是保障除险加固效果的关键。文章总结了小型病险水库的病害特点,根据近期广东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复查工作,系统梳理了广东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工作中存在的前期工作不足、初步设计报告内容深度不够、图纸设计不合理或不完善等典型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提高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初设成果质量、保证除险加固效果的工作建议,为加快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助力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327-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大落差输水工程消能电站设计应用

    李娟;蔡永芳;白翠萍;卢建献;

    文章旨在大落差长距离有压输水工程中评估消能电站与消能阀联动设计的应用效果,解决水锤效应引发的安全问题。通过对某大落差输水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数值模拟与瞬态压力分析,研究了冲击式水轮机组与多级消能阀室的优化配置。结果表明,该工程能够有效降低水流波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同时提高水能利用效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9期 No.215 331-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深圳市坪山区工业企业再生水利用问题及建议

    乔燕;

    水资源日益短缺,再生水在节约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坪山区作为深圳市工业大区,工业企业已成为再生水宣传和利用的重要阵地,文章针对坪山区工业用水大户再生水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对再生水利用在政策法规、配套设施建设、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为缓解坪山区水资源矛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坪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建议,为深圳市节水典范城市建设贡献坪山力量。

    2025年09期 No.215 336-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最小限界视觉指针仪表读数识别

    宫凯;王程伟;牛林岳;邓锁;姜帅;

    针对泵房内背景复杂、仪表类型众多、拍摄路径不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小限界视觉指针仪表读数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YOLOv5检测仪表盘上的数字0,确定起始点坐标。随后,采用传统图像处理提取刻度线和指针轮廓,刻度线直线拟合圆心坐标并排序刻度线值。通过定位指针距离最近的刻度线并计算角度,采用角度法读数。通过限定在一个极小的扇形区域内,可以降低角度法读数的误差。以泵房常用压力表为实验对象,读数平均误差为1.2%。

    2025年09期 No.215 341-343+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插板透水丁坝作用下输沙特性研究

    安鹏;

    为研究插板透水丁坝作用下河道泥沙输移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间距、不同中值粒径及不同流量下插板透水丁坝作用下输沙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间距的增大,Ⅰ、Ⅱ、Ⅲ区挟沙力均呈减小趋势并且分沙比减小,拦沙比增大。随中值粒径的增大,Ⅰ、Ⅱ区水流挟沙力较无丁坝时挟沙力明显减小,Ⅲ区水流挟沙力明显增大并且分沙比减小,拦沙比增大。随流量的增大,Ⅰ、Ⅱ区与Ⅲ区水流挟沙力增大趋势且挟沙力S~*_Ⅲ>S~*_Ⅱ>S~*_Ⅰ。插板透水丁坝布置下能够有效提高河道输水输沙能力并对内陆河治理提供新思路。

    2025年09期 No.215 34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